縣衛健委“五箭齊發”打造醫防融合省級試點
今年年初,我縣被確定為全省16家醫防融合傳染病省級試點地區之一,縣衛健委迅速響應,以“吹哨人+大數據+鐵腳板+網格化+機制融”五大舉措為“利箭”,全力構建傳染病醫防融合“監測-預警-處置”全鏈條閉環管理體系。
一、“機制融”凝聚合力,繪就協同發展“新藍圖”。頂層設計先行,出臺專項實施方案,成立醫共體工作專班,統籌推進醫防融合;強化部門聯動,召開聯席會議,打破壁壘,讓醫防協同融入各部門工作。制定詳細責任清單,以醫防協同融合為導向,創新打造疾控團隊派駐、聯合查房、聯合坐診等多樣化形式,對臨床醫務人員進行針對性的疾控業務培訓,同時組織醫療機構為疾控機構業務人員開展應急救援、傳染病治療等專業培訓。
二、“吹哨人”預警先鋒,筑牢疫情防控“瞭望塔”。鍛造基層監測尖兵,年內已組織3輪超300人次專業輪訓,讓“接診必問旅居史”的“多問一句話”制度扎根每一家醫療機構。搭建病例、病原體、環境“三位一體”立體監控網,對全縣傳染病相關數據實時監測,給疫情防控裝上“千里眼”。同時,加速部署國家傳染病智能監測預警系統,12家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實現全覆蓋,預警響應先人一步。
三、“大數據”智慧賦能,打造精準防控“最強大腦”。18家鎮衛生院打破信息壁壘,統一HIS、LIS、PACS系統實現數據無障礙共享,傳染病信息自動攔截、實時報告。縣人民醫院試點建設的重點傳染病診斷提示模塊,通過癥狀與檢測數據篩查,讓潛在疫情無所遁形。縣疾控中心每月深度剖析監測數據,輸出專業分析報告,為醫療機構與公眾送上精準“健康指南”。
四、“鐵腳板”服務下沉,架起健康守護“連心橋”。專家團隊化身“健康使者”,每月深入企業、學校、鎮村、農戶,開展“零距離”健康知識巡講;縣疾控中心創新推出“疫苗胎教”進產科、“疫苗接種健康處方”等暖心服務,筑牢重點人群免疫屏障。艾滋病、結核病等4類醫防融合聯合門診開啟“雙坐診”模式,讓患者在醫院就能享受“公衛+醫療”雙重守護;在縣人民醫院和無結核社區建設點開設結核潛伏感染預防性治療門診,統一預防性治療技術標準和診療規范,規范實施預防性治療用藥與健康評估;醫務人員、基層公衛人員、疾控人員協同沖鋒一線,高效處置疫情,將關懷送進千家萬戶。
五、“網格化”織密防線,織就聯防聯控“安全網”。以村(居)為“單元格”,將基層醫療與疾控力量嵌入網格,“村醫登記隨訪+鎮醫務人員處置+公衛人員指導”的協同機制,讓防控責任到人、措施到點;深化校地合作,充分利用與南醫大公衛學院的合作機制,每年邀請省級專家為我縣師生開展學生心理健康、傳染病防控、營養指導等培訓;每天對“學校因病缺課監測”數據進行監測、分析,對發現的可疑疫情立即開展調查核實處置;每月對學校、托幼機構等重點場所開展“拉網式”傳染病防控風險排查,健康巡講、義診服務等活動不間斷;聯動教育、民政等多部門,信息實時共享,協同作戰,為重點機構撐起“防疫保護傘。
縣衛健委將以此次省級試點為新起點,持續深化醫防協同創新,推動防控關口再前移、資源力量再下沉、服務能力再升級,全力打造傳染病醫防融合“射陽樣板”,為守護群眾生命健康筑起堅不可摧的“銅墻鐵壁”。